第664章 蒲坂津·万骨台

  第664章 蒲坂津·万骨台

  蒲坂津是中京下辖热河洲通往北地的三个渡口之一,从这个渡口过热河的商旅,每天至少有数百船次,夜以继日,全天无休,让这条全名叫额尔古纳河的河流极为热闹。

  靠近中京一侧的,叫蒲上镇,靠近北地一侧的,叫蒲下镇。

  整条额尔古纳河将热河洲劈开,这条河之所以简称热河,是因为数百年间,北地蛮族打破山海关的次数过多,这条河水深河急,就成为大夏的第二道天险,在这条河上热血洒满,故称热河。

  数百年间,无数文人墨客写下诗文描述这个渡口的历史人文,包括:

  《蒲上蒲下吟》:蒲下蒲上两相望,一水隔开岁月长。

  《蒲坂战歌》:津门百舸竞千帆,商旅如云卷日衔。热浪曾蒸胡骑血,一川烽火化青衫。

  《见热河天险咏怀》:劈峡奔雷裂九垓,沧波犹带旧时骸。蛮刀百破山关月,热浪长焚万骨台。

  正常商旅多,走私贩子也多。很多敏感的地下货物要过境,不敢白天过,基本都是晚上过。

  这里所谓的地下货物,既包括货,也包括人。

  最值钱的当然是北地蛮人,他们一般身强体壮、吃苦耐劳,大量在部落冲突中失败的青壮男女,会被偷偷交易到中京来,然后加价卖到南方去,最远的到达吕宋岛。

  当然,也有昆仑奴、东洋艺伎、南洋童子之类,被走私贩子们运到北地去,北地的蛮族头领、祭司、长老,也一样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他们也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