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我怕他们惦记我的兵!

  校长办公室里,汪国槐戴着个老花眼镜,正在认真批阅手上文件。

  身为炎国顶尖军事学府的一把手,他每天都得处理各项工作。

  不仅仅是学校里的,还有一些部队上的事情。

  有时候他真的想,要是能像个普通退休老头那样,喝喝茶养养花多好。

  每天屁事一大堆,都这把年纪了,还在上班,烦得要死。

  要是能找个人顶上,帮他干活,自己推到幕后享福该多好.....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

  听脚步声就知道进来的是谁,于是他头也不抬的问了句。

  “去旁听答辩,听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

  “有,当然有,而且还不少呢!”

  郝正委把帽子往沙发上一丢,笑容满面的说道。

  他表示,这批毕业生里,有不少人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都很不错。

  不论是质量,还是新颖程度,都不是以往能比的。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秦风的研究课题。

  据说,在他答辩时,还有许多其他系的教员和学员也来旁听。

  最终,甚至把偌大个阶梯教室给全部塞满了。

  那场面,那热度,堪比国际某知名教授讲座。

  听闻此言,就连汪国槐脸上也露出了非常感兴趣的表情。

  “所以,秦风的答辩内容和研究方向,究竟是什么,怎么能引起这么多人关注?”

  “他的研究方向一共有两个。”郝正委说:“其中一个是,讲特种战术和合成战术相结合,以此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汪国槐听得很认真,虽然这个观点原先有人就提出来过。

  但秦风的研究路线,和方向和之前那些大有不同。

  抛弃了以往阵地战,局部战,大兵团作战的思路。

  而是假设,在未来某地发生一场短则两年,长则五年的持久性的消耗战。

  在这种不断烧钱的大规模消耗战中,特种战术结合合成化战术,能否给战斗打开一种全新局面?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时间线里,有很多未知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绝大多数国家军事专家,对于战争的讨论,依然停留在海湾战争和二战时期的。

  再要不就是,沙漠地区今天你丢一枚导弹,明天我飞机投两颗炸弹的模式。

  所以,秦风提出的观点和想法,不仅带有强烈的前瞻性。

  还会给人一种,原来未来战争还有可能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的想法。

  “有意思,确实有意思!”汪国槐摸着下巴,赞叹的说道:“秦风的研究思路很有意思,这是一个很新的东西,能让更多军事领域的专家学者,更加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如果,能够把这个课题研究成熟,那我们的国防力量,也能够多一层防护机制。”

  汪国槐作为一名中将,接触到的东西更多。

  对于战争,拥有常人没有的前瞻性。

  所以,他一听到秦风的观点,再联想到现如今的世界格局。

  就越发觉得,秦风的课题非常有研究价值。

  甚至在不久后,这个课题内容,有可能会真真实实的在地球北部上演。

  但战争形势究竟会是快刀斩乱麻一样,还是像秦风分析的那种持久消耗战,目前连他也不得而知。

  毕竟,战争的开始可以人为控制,可一旦真打起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的。

  汪国槐毫不吝啬的夸奖:“这小子确实很有本事,他这一年学到和领悟的知识,是很多学员四年都无法比拟的,难怪能引来那么多人旁听。”

  “对了,你说,他还有另一个研究课题是什么?”

  “哇,他另一个研究课题,就更厉害了!”

  郝正委摇着头,眉飞色舞的说道:“另一个,和数字人工智能方向有关,名为战颅系统!”

  汪国槐满脑袋问号:“战颅?系统?”

  作为平行时空,这个世界并没有所谓的战颅概念。

  但秦风作为穿越者,则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只不过,前世研究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因意外去世。

  而这项跨时代的军事研究项目,也因此石沉大海,实在令人惋惜。

  郝正委认真描述了秦风提出的这个,所谓战颅系统的概念。

  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军事超级大脑。一个超级外挂。

  这是一种高度智能化、自主决策的战争机器学习系统。

  它能通过实时分析大量战场数据,为指挥官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从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占据主动。

  这种系统的复杂性和先进性,使得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海量信息,并给出最优的作战方案。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