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于技术,现在做成的平板琉璃不够大块,不过比起原本的窗户纸,那是明亮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一时之间,整个神都都为之沸腾,都想要率先用上琉璃窗。
皇宫当然是最先开始换的。
也不可能马上就全换上,毕竟皇宫有那么多宫殿,只能先紧着主要场所更换。
赵家也排在前列。
赵淩的小院和赵家的书房都换上了琉璃窗。
其他人还不能有想法。
现在这种无色透明的琉璃,就是赵淩弄出来的。
没有赵淩,就没有琉璃窗!
闹?
有种自己去烧!
琉璃是天家生意,赵骅这个给皇帝管小金库的,从放大镜开始忙,忙了半个月觉得差不多了,又开始忙琉璃窗的事情,一路忙到翻过年,又转眼到了夏天,才算能缓过一口气来,早早回到家里,让小妾过来给他弹个小曲。
赵王氏听到院里的歌声,过来一看,问:“淩儿呢?”
赵骅迷迷糊糊都快睡着了:“嗯?什么淩儿?应该在工部哪个作坊里吧?”
赵王氏听他这么一说,也有些疑惑:“他今早不是跟你一起去的文华殿?”
“哦~”赵骅慢吞吞地想起来,“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多大个人了,让他自己骑马回来。”
赵王氏一想也是,坐下跟着一起听曲,瞧着换上了琉璃窗的书房就觉得欢喜:“什么时候把家里其它窗户也换成琉璃窗就好了。现在还有许多人在排队?”
“排队的人海了去了。”赚的钱也海了去了。
为了这钱,工部还差点和陛下开撕。
毕竟琉璃作坊,说起来是工部的产业。
但陛下也有道理,琉璃的销售一直都是天家……嗯,直营。
户部也想要分一杯羹,毕竟眼看着那么多钱,搂不到国库里,心都在滴血。
现在吵归吵闹归闹,因为有钱,大家伙心里面都是高兴的。
没钱才是真不高兴。
赵骅和赵王氏有一句没一句聊着天,也不记得时间过了多久,一直到有丫鬟过来叫用膳,才觉得时间不早了。
他们坐到饭厅,发现少了一个人:“赵淩呢?没去叫?”
丫鬟说道:“叫了。说是四郎还没回来。”
“快去宫里头问问,是不是有事耽搁了?还是去同窗家玩了?”
赵骅的话刚说完,赵喜就急匆匆进来说道:“刚去宫门口问了,说是四郎未时三刻出的宫,已经派人去工部和四郎的同窗家去问了。”
虽说人不见了,赵骅和赵王氏倒是不慌。
“没事,我们先吃饭。估计去哪儿玩,忘了时间,一会儿就回来了。”
有什么好担心的?
赵淩没事就骑马一个人在城里晃荡,周围的店家和巡街使都认识他。
神都查拍花子查得严,就算是拍花子,都没人敢对赵淩下手。
过不多久就要宵禁,估计过一阵就得被人送回家。
然后,赵淩一晚上没回来。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回老家 舟车劳顿
赵家是吃过晚饭后, 才开始觉得不对劲的。
派了人四处去找了赵淩可能去的地方,结果没一个人见过他。
眼看着马上就要宵禁了,赵王氏赶紧换了衣服, 往宫中递了牌子, 求见了太后。
赵家在京城没什么势力, 光靠着自己找, 还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 能够依靠的只有太后。
太后果然很重视,连皇帝都惊动了, 还以为真的又有嚣张的拍花子,竟然敢把赵淩给绑了。
大家的第一反应都差不多。
那么多人力撒下去, 很快就有消息传回来。
“南城门那儿下午见他一个人骑着马出了城门,说是去凭栏湖钓鱼。”太后把字条交给清瑶。
清瑶把字条转交给赵王氏。
“他一个人去钓什么鱼。”赵王氏接过, 仔仔细细地把上面简短的话看了好几遍,心总算是放下一半, 剩下的一半得等人真的找回来。
王太后也是这样的想法, 只能说道:“大概是知道荣儿上了战场,担心吧。”
赵王氏抿了抿嘴,忍住了没说出心里话。
这群老家伙是真有意思。
现在的年景又不比以前。
之前让几岁的孩子下地干农活已经够异想天开的了,现在还让十岁出头的孩子上战场。
大人都死绝了不成?
京城中那些武将, 天天喝酒听戏的, 怎么不去战场?
只是这话不能说。
赵王氏忍着心中的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