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挖土豆(上)

  春杏拿了铜钱去找人帮忙,蒙小华则去了屋后的山脊。

  原本她以为自己离开这么些天,养在后山的滚滚早就离开了,不料,昨晚听潘山说,他们每天都会采些嫩竹枝去喂滚滚。

  滚滚白天会自己去各处觅食,到了夜里却回到蒙小华给花花搭建的窝棚睡觉。

  看到几只还在睡觉的滚滚,蒙小华心里开心极了,不仅从商城里兑换了香甜的大苹果,而且还兑换了一罐蜂蜜抹在苹果上。

  公熊猫七仔仔第一时间就嗅到了蜂蜜的香味,屁股一扭一扭的就去捡沾了蜂蜜的苹果,却被萌兰一巴掌扇开,将那个苹果扒拉给了花花。

  蒙小华也不吝啬,将抹了蜂蜜的几十个苹果堆在一起,看着滚滚一家子吃得香甜,她也觉得高兴。

  等她从后山回来的时候,蒙正全和徐家父子已经将挖土豆的工具准备好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下了山。

  聚集在山脚下的村民见到蒙小华又引起一阵议论。

  从昨晚钱桂芬鬼哭狼嚎穿过村子回家,村里的人就知道潘家人回来了。

  更何况,早上发现潘仁被扔在山脚下,大家也从春杏口中得知蒙小华回来了。

  此时见到毫发无损的蒙小华,不少人的心里就升起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一些觉得和蒙小华关系不错的村民还过来问上几句。

  在蒙家这里做事的村民,见主家来了,各自分散去各处干活。

  蒙小华把开荒和挖鱼塘的人喊到了一起。

  挖鱼塘的人本来是帮忙建工坊的,工坊完工以后就被分派去挖鱼塘了。

  如今买了徐长寿一家人回来,虽然暂时可以住在工坊里,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给他们另外安排住处。

  所以,蒙小华干脆暂停了挖鱼塘,让这一帮人在工坊对面的山脚下帮忙垒墙建一排茅草屋。

  重生过来这么长时间,蒙小华也算明白过来了,对普通人家来说,穿斗房子才是主流,极少有人家像她一样建青砖大瓦房。

  只是以前村里几乎都是茅草屋,她按照现代的惯性思维,才会在神龙坡上建青砖大瓦房。

  而且给蒙正全的房子已经按照大户人家的样子规划成了三进的宅子,她也不想去改了,将错就错,就继续建下去,没有亏待自己和家人的道理。

  直接建一排茅草屋,一方面徐家人口不少,需要好几间屋子居住生活。

  另一方面,蒙小华打算将鸡圈、猪圈、驴棚和将来需要的牛棚全部搬到山脚下来,集中在一处。

  这样一来,上神龙坡的石板路两侧,左侧就是制作葛根粉的工坊、仓库和晾晒场地,右侧是徐家人的住处和饲养牲口的棚子。

  这样安排的好处,一来可以解决饲养牲畜的用水,方便徐家人打理牲畜,二来徐家人住在工坊对面,顺便就能守着工坊。

  而且第一次开荒的土地也在山脚,也方便徐家人打理田地。

  按照往年的日子,冬小麦的播种还有几天,众人也想在农忙之前再挣点钱,领了新的活计,开开心心的去忙活了。

  搭建茅屋对这些村里人来说再熟悉不过,根本不需要匠人指点,相互招呼着就一部分平整地基,一部分砍树伐竹准备做柱子和打草帘。

  这么长时间了,村里人都清楚,只要帮蒙小华干活就有钱拿。

  不想要钱的,也可以直接要大米或白面。

  对农家人来说,没有比大米和白面更来得让人安心的。

  安排走一批人,赵婶子和冯婶子带着工坊招来的十几个人找了过来。

  本来工坊建成,赵婶子等十几个人就准备上工,不料却出了潘仁上门迎亲这一档子事,工坊的事情就耽搁了下来。

  "华儿,你平平安安回来了,工坊什么时候开始干活啊?"

  眼瞅着其他人有活干,有钱挣,蒙小华一回来赵婶子她们就坐不住了,拉着蒙小华的手询问工坊什么时候开始干活。

  蒙小华笑着说:"赵婶子,工坊出了上次的事,直接开工不吉利,等我寻一个黄道吉日,驱除了晦气再开工吧,今天你们来得正好,我家种的土豆可以挖了,你们回去拿些工具来,一起帮我挖土豆吧,工钱我照样算给你们。"

  赵婶子毫不犹豫的应道:"好!"

  众人闻言,纷纷回家取锄头、扁担、箩筐等物。

  反正只要能挣钱,让她们干什么都一样,既然是从土里挖土豆,就必然少不了这些工具。

  蒙小华种土豆的时候村里人也来帮忙的,十亩地的土豆,够他们挖上一阵了

  更何况,马上就是播种冬小麦的时节,这土豆挖完,就要平整土地播种,这些农活干下来,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等赵婶子等人取来工具,蒙小华已经在地头等着了。

  连老村长听到挖土豆的消息拄着拐杖赶了过来。

  蒙小华种土豆的时候,也分了些种子给村里其他人种,这些人种了土豆的人家得到消息也陆陆续续聚在了蒙小华的土豆地外。

  当时他们听说是高产的新作物,各家抱着怀疑的态度种了不到一分地地的土豆,也不知该如何采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